博物館(美術館)頭條現場報道:4月10日,由中華藝術宮 (上海美術館) 、博物館頭條主辦,集二十供應鏈、上海華成文化承辦的“浦江夜話——專題博物館與特色美術館高端對話”在中華藝術宮召開,國內13位博物館館長和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對談會主題進行分享,探討博物館、美術館創(chuàng)新建設之道,為博物館、美術館行業(yè)高質量創(chuàng)新發(fā)展帶來遠見卓識。
會議合影
參會名單(部分)
向上滑動閱覽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 龔良
中華藝術官(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zhí)行館長 王一川
浙江省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第七屆理事會專家組成員 陳浩
中央美院教授、廣州美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主任 王璜生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專家組成員、福建博物院原院長 吳志躍
復旦大學教授、原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魏峻
蘇州市文物局副局長、蘇州博物館名譽館長 陳瑞近
上海大學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著名策展人 李黎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 張悅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 馬琳
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 劉春杰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博物館頭條總編 折彥龍
中博協(xié)陳列藝術委員會藝術顧問 陳同樂
等。
嘉賓參觀中華藝術宮
(上海美術館)
嘉賓參觀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嘉賓參觀中國證券博物館
術博物館(中剪劍、傘博物館)
對談會由中博協(xié)陳列藝術委員會藝術顧問、江蘇省美術館原副館長陳同樂主持。
陳同樂
中博協(xié)陳列藝術委員會藝術顧問、江蘇省美術館原副館長
陳同樂表示,通過跨界合作,美術館的藝術創(chuàng)意和展覽立意、敘事角度為博物館提供新的可能,博物館的體系構架、展覽經驗乃至學術知識為美術館藝術創(chuàng)作和展示提供更多靈感和素材。
龔良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
南京博物院名譽院長龔良表示,專題應該有特色,特色可以凝聚專題。不管是博物館還是美術館,都應強調差異化發(fā)展,強調個性和特色!皩n}、特色、個性、差異”是博物館與美術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共同趨向。
李黎
上海大學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著名策展人
上海大學城市設計研究院院長、著名策展人李黎表示,要從空間,展品 、觀眾三個層級來提煉美術館或博物館的展覽策展動機、呈現方式和觀展模式,實現創(chuàng)新的破局思維。
王璜生
中央美院教授廣州美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主任
中央美院教授廣州美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璜生表示,美術館應該像博物館一樣,有研究,有歷史淵源,有跨文化視野,規(guī)范化發(fā)展。無論是美術館還是博物館,都應該關注時代思想精神的變化,關注人與社會關系的變化,加強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的思考,與世界文化更好地對話。
陳瑞近
蘇州市文物局副局長、蘇州博物館名譽館長
蘇州市文物局副局長、蘇州博物館名譽館長陳瑞近表示,博物館也好,美術館也好,只是叫法不同,都是公共文化設施,要拋棄界線的劃分,吸取雙方固有的優(yōu)點來增加顯示度,提供更多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
陳浩
浙江省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第七屆理事會專家組成員
浙江省博物館原館長、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第七屆理事會專家組成員陳浩表示,美術館是博物館的一種類型。所謂的“博物館的美術館化和美術館的博物館化”只是一種現象,并未到泛化的程度。
馬琳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馬琳表示,博物館與美術館在策展和公共教育方面有越來越多的融合,因此產生了關于“博物館美術館化”和“美術館博物館化”的討論和研究,這從近些年的一些對話展可以看出來。與此同時,在博物館,美術館社區(qū)參與的研究方面,博物館與美術館的相關專家也在共同合作,探索藝術社區(qū)新路徑。
魏峻
復旦大學教授、原廣東省博物館館長
復旦大學教授、原廣東省博物館館長魏峻表示,專題博物館和特色美術館的共同之處在于與“眾”不同,要讓這種不同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亮點與風景,需要在突出品牌力、創(chuàng)新力和傳播力三方面下功夫。
吳志躍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專家組成員、福建博物院原院長
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專家組成員、福建博物院原院長吳志躍表示,評估當今專題博物館與特色美術館需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文旅融合高質量發(fā)展中的主角之一;二是互相合作,實現表達中的伙伴關系;三是堅持繼續(xù)前行中的各自特色追求。最后,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征程中讓浦江夜話繼續(xù)浪打浪,攜手同行。
王一川
中華藝術官(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zhí)行館長
中華藝術官(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執(zhí)行館長王一川表示,作為藝術類博物館,美術館更加關注美的表達。加強美術館與博物館之間的深度合作,使美術藏品和文物藏品“活”起來,是提高公眾審美體驗的有效途徑,也是每個美術館人的努力方向。
張悅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副館長張悅表示,在推進美術館規(guī)范化、科學化建設,出臺標準化規(guī)范的同時,必須鼓勵各美術館堅持各自的學術定位,鼓勵個性化、差異化發(fā)展。
劉春杰
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
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劉春杰表示,博物館和美術館應該是“一家”要打破隔閡,加強交流,協(xié)同發(fā)展。
折彥龍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博物館頭條總編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博物館頭條總編折彥龍表示,從語言術語到體系融通,從專業(yè)貫通到對話機制,博物館和美術館可以加強合作,促進文化交流和共享,從而打破隔閡,實現更高層次的協(xié)同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文圖文素材來源于中華藝術宮,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或提供稿件商家聯(lián)系。如涉及到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